
1)#天问三号#探测器系统由轨返组合体(轨道器 返回器)和着上组合体(巡航级 着陆器 上升器)两大部分组成,前者由长征五号发射,后者由长三乙发射。
2)若在 2028 年发射,则有两种发射方案:
①方案一为轨返和着上分别在 28 年 11 月和 12 月发射,29 年 8 月轨返抵达火星,经 6 个月气动辅助变轨于 30 年 3 月完成圆轨;着上则于 29 年 9 月 EDL 着陆,同样在次年 3 月完成采样,而后发射上升器,与轨返交会捕获,转移样品容器至返回器;环火运行 7 个月后,30 年 10 月火地入射,最终在 2031 年 7 月返回地球。该方案特点为着上组合体飞行时间短,但在火星秋分季节着陆,采样期间为气候恶劣的火星尘暴季节,着上将面临较恶劣的工况条件。
②方案二的轨返组合体飞行方案和时间节点与方案一大体一致,仅抵达火星推迟 1 个月至 2028 年 9 月;着上组合体则计划 2028 年 5 月发射,因为不是直接地火入射,故而地火转移时间长达 26 个月,但如此一来,着上将在 30 年 7 月 EDL 着陆火星,此时是火星春分季节,采样工况条件相对较好;采样完成后的 30 年 9 月发射上升器,10 月与轨返交会捕获,转移样品容器;最终也在 30 年 10 月火地入射,31 年 7 月返回地球。
3)着上组合体 EDL 方案为一次大气制动捕获(近火点约 50 km),这与目前 NASA 毅力号等火星探测器方案相同,但难度较天问一号更大。
4)由于火星采样所面临的火星地标环境不确定性较多,同时外部限制约束多,转移确定性要求高,因此采用“表采 钻采 移动采样”的联合采样方案,以实现智能多点采样。
5)火面起飞所需ΔV 4.5 km/s,上升器计划采用两级固体推进或两级液体方案。
6)火星轨道交会对接必须完全由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自主完成,将经历火面上升 轨返地面定轨、捕获与轨道确定、远距离交会、近距离交会、样品转移 5 个飞行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