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们从太阳的生命历程开始讲起,也就是黄色恒星的情况。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大部分时间里,太阳都会保持着世人所熟知的现有形态。目前,它所处的这个生命阶段已经走过了一半,我们预计这一阶段会持续大约100亿年。在这段时间里,一方面有向内挤压的引力,另一方面内核中氢原子的聚变带来的热量又产生了向外推动的压力,两者形成了微妙的平衡,从而可以使太阳的形态维持不变。太阳的表面温度较高,约为6000摄氏度,而发生聚变反应的内核温度则高达1500万摄氏度。在其生命中的这一阶段,太阳发出的七色光汇聚在一起,看起来像是白光,但由于其表面的温度使然,它产生的黄光其实最多。 当内核处的氢原子耗尽时,让太阳的形态得以维系的微妙平衡就会被打破。借助太阳的质量,我们便可获知它还蕴含多少氢“燃料”,并通过测量太阳的亮度来得出氢燃烧的速度,从而计算出这种情况结束的时间。将这些数据汇总到一起后,我们预计这一时间是在50亿年后。等到这种情况结束时,内核部位的氢全部转化成了氦,而温度却不足以使这些氦原子发生聚变,形成稍大一些的原子(比如碳和氧);于是在一段时间内,引力便会占据优势,将恒星内核的气体向内拉拽,对其产生挤压,使其温度变得越来越高,直到内核周围的氢原子达到足以燃烧的高温。 届时,太阳的外层将会发生急剧的膨胀。这是由于外层所含的氢较多,所以产生的外推压力也较大,从而导致恒星的体积增大。太阳的直径会增加数百倍。随着内核温度的升高,它会变得比现在明亮许多,但热量也会扩散到比原先大得多的表面上,因此,它发出的光芒会呈现出温度较低时的橙红色调。届时,太阳便会开启一个全新的生命阶段,成为一颗红巨星。
以上内容摘自《群星的法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