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位“哈佛人肉计算机”安妮·坎农对弗莱明开发的这套系统做出了重要的调整。坎农与亨丽爱塔·勒维特一样,刚成年不久便几乎彻底失聪,但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,于1896年加入哈佛大学天文台,一生中对大约35万颗星进行了分类。1901年,她取得了一项突破,即采用了一种比弗莱明的分类方法更为简单的恒星排序方式,把星体按照颜色从蓝到红进行了重排,用弗莱明所使用的字母O、B、A、F、G、K和M将它们划分为七大类。从坎农那个时代开始,长久以来,人们一直在用一句广为流传的口诀来辅助记忆这几个字母:“噢,像个好姑娘那样吻吻我吧(Oh Be A Fine Girl, Kiss Me)。”1922年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采用了她的分类体系,并沿用至今。
对恒星加以分类后,天文学家开始分析恒星的光谱类别(或颜色)与其固有亮度之间的关系。早期的范例如德国天文学家汉斯·罗森博格,1910年,他在昴星团中选取了41颗与地球距离相等的恒星,发现对大多数恒星来说,颜色越蓝,亮度就越高。1911年,丹麦天文学家埃希纳·赫茨普龙发表了一篇论文,分析了昴星团和毕星团中恒星的颜色与亮度模式;1912年,当时该领域内的一位关键人物——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亨利·诺里斯·罗素向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递交了另一个版本,其中包含的恒星数量更多。他们二人都发现了同样的规律:对大多数恒星而言,颜色越蓝,亮度就越高。这些恒星被赫茨普龙称为“矮星”。但其中也有相当多的恒星并不符合这种规律:某些颜色较红的恒星特别明亮,大约相当于太阳亮度的100倍,被称为“巨星”。这种观察恒星颜色和亮度的方式被称为“赫茨普龙-罗素图”,至今天文学中仍在普遍使用。
以上内容摘自《群星的法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