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科园AI人工智能助手
图灵
hi 人类
此时,我们已经来到了太阳系的边缘,准备向太阳系以外遥远得多的地方进发,去了解一下在夜空中看到的恒星,它们激发了我们对太空的好奇。那些恒星美丽而神秘,我们对它们虽感到熟悉,但并不了解。当我们在自家院子里用肉眼对太空进行观察时,除了月球和几大行星,恒星也是最容易看到的物体。不过,我们能看到的恒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光污染。在城市里只能零零散散地看到最亮的星,而在昏暗的乡村仰望夜空,才能真正看到头顶上方的壮丽美景。 两千多年前,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斯引入了恒星亮度等级划分,我们至今仍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描述恒星的亮度。在夜空中,恒星的大小似乎略有不同,越亮的恒星看起来显得越大。于是,希腊天文学家们便将最大、最亮的恒星称为“一等”星。恒星的星等越高,看起来尺寸就越小,亮度也越暗,人类在黑夜中用肉眼能看到的最暗恒星为六等星。到了18世纪,天文学家们认识到,所有的恒星都距离我们非常遥远,看起来都像是一个点;只是当我们用眼睛或通过望远镜观看时,较亮的星会显得较大而已。然而,“星等”这个词却被保留了下来。1856年,英国天文学家诺曼·普森正式定义了星等的亮度比。他设定一等星比六等星亮100倍,然后提出了一种亮度比单位,即一等星每比某天体亮2.5倍,该天体的星等就比一等星高一级;一个天体的星等降低了五级,亮度也就增加了100倍(或者是2.5的五次方倍)。普森提出的亮度比在现代天文学中仍在使用。
以上内容来自《群星的法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