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王星之外便是柯伊伯带——太阳系内的第二个主要小行星带,还有冥王星及另外几颗矮行星。冥王星主要由冰和岩石构成,2015年,NASA发射的“新地平线号”探测器从近距离拍摄了一些照片,展现了冥王星的风貌。发现冥王星的经过有助于说明机缘巧合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。19世纪晚期,天文学家已经研究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,推测可能还存在着另一颗行星干扰了它们的轨道。于是,20世纪初,在亚利桑那州的洛厄尔天文台,人们开始寻找被称为“X行星”的第九颗行星。天文学家维斯托·斯里弗建议年轻的同事克莱德·汤博利用不同时间拍摄到的天空照片来寻找位置有所变化的天体。经过了一年的搜寻,1930年,汤博发现了一个似乎正在移动的新天体。人们宣称这是一颗新的行星,并将其命名为冥王星,取自罗马神话中掌管冥界之神的名字“Pluto”。这是英国女学生维尼夏·伯尼向曾任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馆长的祖父提出的建议。牛津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将她提议的这个名字转告给了美国人。如此一来,11岁的维尼夏便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位给行星命名的女性。然而,尽管冥王星是真实存在的,但它的发现只是个巧合:实际上,它的大小还不足以对海王星的轨道造成影响,而且更为精确的计算结果表明,所谓的X行星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。
近年来,人们一直在围绕着冥王星进行激烈的争论。2006年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布拉格召开了一次会议,天文学家们共同投票决定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。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,因为当时冥王星早已作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而广为人知,在世界各地,学校里的孩子们对它都有所了解。但与太阳系里其余的行星相比,冥王星在某些重要的方面确有不同,尤其是它的体积太小了。天文学家给出了一个正式的定义:行星应该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圆形天体,体积要足够庞大,除其本身的卫星以外,没有其他体积相近的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行。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全都符合上述要求,但冥王星不符合。
与冥王星相似的至少还有四颗矮行星,其中,位于小行星带的谷神星早在19世纪初就被世人所发现,而妊神星、鸟神星和阋神星则是在2004年和2005年由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·布朗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发现的。这类矮行星可能还有不少,目前已经发现了数百颗有望被归入此类的天体。创建矮行星这一新的类别,并将冥王星重新归类,这一决定与19世纪赫歇尔等人决意将小行星和行星加以区分的做法如出一辙。随着科学认知的加深,我们可能需要改进对天体进行分类的方式。
以上内容来自《群星的法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