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社会理性人,想要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“不惑”,除了语数英这些基础工具学科,还有四门学科,要重点掌握。
恰好,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,物理学家之间也争论不休,尚无定论,对于那些觉得自己是科班内行,对“民科”外行不屑一顾的评价,我可以直接反弹~
决定我们日常言行选择的主要依据,是价值观倾向。
比如对政治的态度,对生育的态度,对消费的态度,对道德的态度等等。
决定价值观的底层逻辑,是人生观,即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,你追求的人生意义是什么。
人生观的形成,又和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息息相关。
一个人的世界观,听上去很宏大虚无,平时很少有人讨论,却是最底层的三观,对个人选择和命运,起到最关键的引领作用。
逻辑关系为——世界观→人生观→价值观(意识)→言行→习惯→性格→命运。
那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?
无信仰亦无知识者,基于自身有限经验,犹如盲人摸象,形成千奇百怪的世界观;有信仰无知识者,基于不可证伪的迷信或宗教,形成自圆其说的世界观;有知识无信仰者,基于可证伪的科学,形成自圆其说的世界观;我的世界观,归根到底,只追求四个字:求真务实。
因此我不排斥任何科学发现,也不抵触任何宗教理论,尽可能掏空内心,谦卑自我,避免偏见,才有可能最大限度接近我追求的“真理”。
说来惭愧,基于我目前极为有限的认知能力,我认可的世界“真理”,是耶稣基督。
但我并不确定基督是否的确是“真理”,只是我目前的认知能力,无法找到更能说服自己的“真理”,只能姑且选择相信~
如果未来有更多科学发现,比如发现存在和我们类似的外星人,就能实锤否定《圣经》中最关键的确定性描述(上帝独爱人类,人类独一无二),我们的信仰根基就会被摧毁。
如果真有那一天,我会毫不犹豫抛弃基督信仰。
但就眼下而言,宗教信仰无法证伪,两种世界观辩到最后,定是鸡同鸭讲,不欢而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