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牛角,即犀角,为犀科动物白犀牛、黑犀牛、印度犀牛、爪哇犀牛、苏门答腊犀牛等的角。根据种类的不同,长角的数量也不同。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,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,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。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,质地很硬,每年可以长7.6厘米。(犀牛角生长真的挺不容易,而且从皮肤里长出来肯定或多或少也会有点不舒服的感觉)
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(Keratin)。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、肽类及游离氨基酸、 胍衍生物(Guanidine derivatives)、甾醇类等。犀角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,胱氨酸占8.7 %, 3种碱性氨基酸、精氨酸、赖氨酸、精氨酸。其分子数比值为1∶5∶12,因此它与羊毛、 牛角等相似,主要属于优角蛋白(Eukeratin)。(它就跟羊毛和牛角差不多,跟人身上长的指甲一样)
中医里有很多关于犀牛角词条的药用价值记载,犀角治小儿惊痫不知人,迷闷、嚼舌、仰目者;伤寒热毒内盛,身发赤斑;太阴温病,神昏谵语者……我国鲜有犀牛,犀角可谓更加珍贵(中国境内已经没有野生犀牛,最后一只在1922年因人类猎杀而灭绝)。
不过,在目前科学指导的循证医学(Evidence-based medicine)中,犀牛角没有任何药用价值。传统医学中那样当做春药,或者治疗发烧、抽搐,都被证明没有效果。1993年,中国卫生部词条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词条中,正式删除了犀角部分的内容,犀牛角从此也算退出了中医药的历史舞台。(所以犀牛角真的没太有什么药用价值,不要神话它为补品什么的,要实在想补,就薅点羊毛,效果也是一样的。)
自2007年以来,非营利组织——国际野生物国家贸易研究组织(Traffic)一直在研究越南的犀牛角消费模式。该组织最近的一次大型调查于2013年在河内市(越南)及胡志明市(越南)进行,涉及720人次。此次调查共发现四种主要推动犀牛角消费需求的人群:
有相信犀牛角可治愈癌症的;
也有年轻母亲用犀牛角来治疗发烧的孩子;
富裕之人则将其视为“有利于健康和治疗宿醉的补药”;
还有些富有的商人们将其赠送给上司,并由此获利。
(我觉得这很难评,存在不等于合理。)
由国际贸易中心于四月发布的最近一份报告显示,调查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缩小。在采访了249名买家后,国际贸易中心(ITC)得出如下结论:
犀牛角的主要买家多为有钱人,或购之于家用,或以礼相赠他人。(有钱真闲,不如卖盐。)
说这一段是因为国外有个某组织,它的组织者,为了挣钱,大量囤积犀牛角,甚至抢博物馆的,然后利用灭绝犀牛这个种群的这种疯狂计划,去干什么呢?去挣钱。不知道怎么说。。。就,遗余褋兮澧(li三声)浦(pu三声)
谢谢支持!
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,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们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