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太阳将在大约100亿年后死去,但他们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直到现在,包括曼彻斯特大学Albert Zijlstra教授在内的一组国际天文学家预测,它将会变成一个巨大发光、星际气体和尘埃环,被称为行星状星云。行星状星云标志着90%恒星的活跃生命终结,并追溯恒星从红巨星到退化白矮星的转变。但是,多年来,科学家们并不确定我们星系中的太阳是否会遵循同样的命运:人们认为它的质量太过低,无法形成一个可见的行星状星云。
Abell 39是一个行星状星云的美丽例子,图片:T.A.Rector (NRAO/AUI/NSF and NOAO/AURA/NSF) and B.A.Wolpa (NOAO/AURA/NSF)
为了发现,这个团队开发了一个新恒星,数据模型,它预测了恒星的生命周期。该模型用于预测不同质量和年龄恒星射出包络的亮度。这项研究将于5月7日(周一)在《自然天文学》上发表。Zijslra教授解释道:当一颗恒星死亡时,它会喷射出大量的气体和尘埃——被称为它的包裹体——进入太空。这个壳可以是恒星质量的一半。这揭示了恒星的核心,在恒星生命中这一点耗尽了燃料,最终关闭,最后死亡。只有在那时,炽热的内核才会使射出的壳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闪闪发光——这在天文学中时一个短暂时期。
这就是使行星状星云可见的原因。有些是如此的明亮,以至于可以从极其遥远的距离观测到数千万光年距离,而恒星本身也太过微弱以至于无法观测到。该模型还解决了困扰天文学家25年的另一个问题。大约25年前,天文学家们发现,如果观察另一个星系的行星状星云,最亮总是有着相同的亮度。人们发现,一个星系离它最亮行星状星云的表面有多远是有可能的。理论上,它在任何一个星系中都有效。
但是,尽管数据表明这是正确的,但科学模型却声称并非如此。Zijlstra教授补充道:古老低质量的恒星应该比年轻、更大的恒星产生更微弱的行星状星云,这已经成为过去25年冲突的根源。这些数据表明,可以从像太阳这样的低质量恒星那里得到明亮的行星状星云,模型说这是不可能的,任何少于太阳质量两倍的天体都会让行星星云太微弱,无法观测。新模型显示,在外壳被弹射后,恒星的升温速度是旧模型的3倍。这使得像太阳这样的低质量恒星更容易形成明亮的行星状星云。
研究小组发现,在新模型中,太阳几乎是最小的质量恒星,它仍然能产生一个可见的,虽然微弱的行星状星云。Zijlstra教授补充说:我们发现,质量小于1.1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会产生更暗的星云,恒星比3倍太阳质量的星云更明亮,但对于其他恒星来说,预测的亮度与观测到的亮度非常接近。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。我们现在不仅有一种方法来测量遥远星系中几十亿年的恒星的存在,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测量的范围,甚至还发现了太阳死后会发生什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