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下雪天,人们自然而然都会随口说上句应景的话语“瑞雪兆丰年”。
丰年是耕耘于田间的民族一年中的终极企盼;雪,应时而下,融化后润泽万物,自然而然的就是兆示丰年的瑞征。
虹无影,雪初成
小雪是入冬后的第二个节气,此时“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矣”,因此得名小雪。
在古人的心目中,雪与雨是一种东西,雨在受寒气所迫而成雪。元代有吴澄在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小雪,十月中。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。小者未盛之辞。”
小雪有“三候”:“小雪之日,虹藏不见;又五日,天气上腾,地气下降;又五日,闭塞而成冬。”(《逸周书、时训解》)在古人看来,彩虹是阴阳之气交接的结果,小雪至,阴阳之气得以分开不再融合,故而看不到彩虹;5天之后,阳气回到天上,阴气降到地下,阴阳之气彻底分开;再过5天,天地之气闭塞,冬天就来了。
唐代诗人元稹有《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》:“莫怪虹无影,如今小雪时。阴阳依上下,寒暑喜分离。满月光天汉,长风响树枝。横琴对泳醑,犹自敛愁眉”这首诗说的正是小雪,写出作者的孤寂情怀。唐代诗僧无可也有《小雪》诗:“片片互玲珑,飞扬玉漏终;乍微全满地,渐密更无风”,写出了小雪降下时舒缓的样子。
小雪虽已属于冬令,但此时的天气尚不算十分寒冷,甚至还会出现比较暖和的情况,民间称这种天气为小阳春(明人谢肇淛《五杂俎·天二》记载:“即天地之气,四月多寒,而十月多暖,有桃李生华者,俗谓之小阳春。”)
润万物,得丰年
小雪之时,在华北地区,人们的活动也由室外转移到室内,进入所谓的“猫冬”。
当然,由于我国地大物博,气候差异很大,故而此时的习俗也会有些差异。
在中原地区,此时处秋收的尾巴。东汉崔塞《四民月令》书中记载有“趣纳禾稼、毋或在野”,大致意思是说催促人们收获庄稼,不要把庄稼留在田里。《礼记.月令》也有记载,十月之时,人们把庄稼,柴草全部收藏起来。到了十一月,如果农作物还不入库,牛马仍放在外边,其他人就可将其带走,作为无主之物,而不会被问责。
在浙江一带,十月时,人们正是斫稻用稻做米的时候(明末清初文人张履祥《补衣书》)。斫稻,收割稻谷;用稻,稻谷脱粒,;做米,加工稻米,做米的过程被称为牵砻,其中砻是脱壳的工具 。
小雪节气间,有农谚说“小雪满天,来年必丰年”“小雪大雪不见雪,小麦大麦粒要瘪”。也算是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吧。